澳洲國立大學天文物理學者塔克(Brad Tucker)估計,台灣至少需要50枚衛星才能用自己的衛星星系提供「還算不錯」的緊急涵蓋率,而且愈多愈好。
由於建築本體受到衝擊降低,隔震建築物通常能減少 60~70% 地震力(水平加速度),大量降低地震時搖擺程度,安全係數最高。利用摩擦吸能的摩擦型阻尼器。

黏彈性制震壁(VED / VEW)就像一面牆,多安裝於兩樓層大梁之間,能對震動產生的加速度、位移進行全面控制,降低地震力及建物擺動幅度,一般常用於鋼骨、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隔震、制震工法不同也各有優劣,整體而言,隔震工法倒塌可能性最低,但造價也最高昂,需求對象一般為大型機構如:醫院,或新建的超高公寓大樓。一般來說,建築物提高抗震度的方式主要有兩大類:隔震(免震)與制震(減震、避震),前者直接隔絕地震沿地面傳導過來的能量,後者則藉由吸收的動作削減能量。簡單來說,速度型阻尼器對速度敏感,變形速度越快,阻尼效果越明顯(阻尼力越大),液體黏滯型阻尼器(FVD)、黏彈性阻尼器都是典型的速度型阻尼器,壁式阻尼器也多為速度型形式。制震消能元件可分為 2 大類:速度型、位移型。
這 2 類阻尼器對大震、小震的反應能力不同,可組合也可分開使用以發揮最大減震效能。制震工法選擇眾多,抗震程度又比耐震建築佳好一點,也可用於後期提升、補強建築抗震能力。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TechNews 科技新報(@technewsinside)分享的貼文(圖片來源:蘋果)。
針對每個像素的顏色和亮度,串聯式 OLED 技術可做到少於毫秒等級的控制,將 XDR 精準度提升到空前的程度。新 iPad Pro 顯示 SDR 和 HDR 內容時,可支援 1,000 尼特全螢幕亮度,HDR 峰值亮度達 1,600 尼特。相機也配備全新適應性「原彩」閃光燈,讓新款 iPad Pro 的文件掃描功能表現更勝以往。iPadOS 還具備 Core ML 等框架,讓開發者能輕鬆運用神經網路引擎,在本機提供 AI 功能,包括執行強大的擴散和生成式 AI 模型,在裝置端提供出色的效能。
新巧控鍵盤新增了功能鍵列,可使用螢幕亮度和音量控制等功能。針對高階的、色彩管理工作流程的需求,或在棘手的光線條件下工作的專業級使用者,iPad Pro 首度提供全新 Nano-texture 玻璃選項。

蘋果認為,搭載 M4 的新款 iPad Pro 配備蘋果歷來最強大的神經網路引擎,每秒能夠執行 38 兆次運算,比 A11 仿生晶片中的初代神經網路引擎快 60 倍。蘋果稍早發表最新 iPad Pro 產品,今年 iPad Pro 裝置有著許多規格升級,像是從 M2 晶片直升 M4,且面板技術也從 Mini LED 換成 OLED 顯示器。相機模組方面,新 iPad Pro 的 1,200 萬畫素後置相機可拍攝出生動的智慧型 HDR 照片和影片,並在低光源環境下捕捉到更多的色彩,以及更細緻的紋理與細節無論在 Logic Pro 中處理複雜的管弦樂曲檔案,或是在 LumaFusion 中為 4K 影片加上需要大量處理的效果,M4 都能為專業級工作流程帶來效能躍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TechNews 科技新報(@technewsinside)分享的貼文(首圖來源:蘋果)。在這次的發表會,蘋果也同步推出了 M4 晶片,iPad Pro 機款直接跳過 M3 晶片,直接升級搭載 M4 晶片,且蘋果這次也特別強調了其 AI 處理能力,號稱將新 iPad Pro 打造成極致強大的 AI 裝置。神經網路引擎蘋果認為,M4 搭載疾速神經網路引擎,亦即晶片中專為 AI 任務加速的 IP 區塊。此外,透過 iPad OS 中的各項 AI 功能,例如能產生即時語音字幕的「即時字幕」,以及可以辨識影片和照片中物體的「圖像查詢」等,全新 iPad Pro 讓使用者能在裝置端快速完成 AI 任務。
而相較於搭載在輕薄筆電上的最新 PC 晶片,M4 僅需消耗四分之一的電力,便可達到同等的效能。M4 也搭載嶄新顯示器引擎,為 Ultra Retina XDR 顯示器帶來極致的精確度、色彩精準度,以及亮度均勻度。

和前代 iPad Pro 搭載的強大 M2 相比,M4 的 CPU 效能最多快 1.5 倍。新 10 核心 GPUM4 的新 10 核心 GPU 則是奠基於 M3 系列晶片的新一代繪圖處理架構打造而成,動態快取功能可即時將區域記憶體動態分配於硬體之中,大幅提高 GPU 的平均利用率。
新一代核心具備改良的分支偵測技術,效能核心搭載更寬的解碼與執行引擎,而節能核心則配有更深層的執行引擎。新 10 核心 CPUM4 搭載最高可達 10 核心的全新 CPU,其中效能核心最多四顆,而節能核心現則為六顆。M4 晶片擁有蘋果歷來最快的神經網路引擎,可支援最快達每秒 38 兆次運算,號稱比現今任何 AI PC 的神經處理單元都還要快速。M4 可在僅使用一半電力的情況下,達到與 M2 相同的效能。是蘋果歷來最強大的神經網路引擎,有著每秒執行 38 兆次運算的非凡本領,比 A11 仿生晶片的初代神經網路引擎快 60 倍。兩種核心也都具備強化的新一代 ML 加速器。
蘋果指出,在 CPU 和 GPU 表現提升的同時,M4 也維持著蘋果晶片領先業界的每瓦效能。這使最高需求的專業級 App 和遊戲的效能都顯著地提升。
M4 的神經網路引擎,搭配上 CPU 中的新一代 ML 加速器、高效能 GPU,以及更高頻寬的統一記憶體,使 M4 成為 AI 超強晶片。蘋果稍早舉辦了新 iPad Air 與 iPad Pro 發表會。
M4 晶片CPU 最高可搭載 10 核心,而新的 10 核心 GPU 以 M3 首度採用的新一代 GPU 架構為基礎,為 iPad 首次帶來動態快取,以及硬體加速光線追蹤和網格著色技術。M4 晶片以 280 億顆電晶體組成,並採用第二代 3 奈米製程技術打造,讓蘋果晶片的節能效率更進化。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703223425197-0); }); 蘋果指出,M4 晶片是由第二代 3 奈米技術打造而成,讓 Apple 晶片領先業界的能源效率更上一層樓,並實現 iPad Pro 超薄設計至於最新的 iPad Pro 機款則是換上了 OLED 面板,且跳過 M3 晶片直接升級為 M4 晶片,以提供更好的 AI 處理能力。至於 Apple Pencil Pro 則是新增了感測器,以提供觸覺反饋,或可調整筆頭方向、工具等功能,並支援「尋找」功能。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703223425197-0); }); 除了新 iPad Air 與 iPad Pro 機款外,這次蘋果也推出了新巧控鍵盤與 Apple Pencil Pro 配件。
蘋果去年一整年都沒發表 iPad 新品,終於在稍早推出了最新 iPad Air 與 iPad Pro 機款。iPad Air首度提供 11 吋與 13 吋雙尺寸選擇前置鏡頭改為橫向放置13 吋版本橫向立體聲揚聲器提供兩倍低音效果M2 晶片儲存空間選擇 128GB、256GB、512GB、1TB支援 Apple Pencil Pro、Apple Pencil (USB‑C)支援舊款巧控鍵盤提供太空灰、紫、藍、星空等顏色選擇11 吋版本售價 19,900 元起、13 吋版本售價 26,900 元起iPad Pro提供 11 吋與 13 吋雙尺寸選擇前置鏡頭改為橫向放置11 吋版本機身厚度為 5.3mm、13 吋版本機身厚度為 5.1mm首度搭載 OLED 面板、採雙層串聯 OLED 技術首度提供奈米紋理玻璃選擇M4 晶片儲存空間選擇 256GB、512GB、1TB、2TB支援 Apple Pencil Pro、Apple Pencil (USB‑C)支援新巧控鍵盤提供銀、太空黑等顏色選擇11 吋版本售價 34,900 元起、13 吋版本售價 45,900 元起M4 晶片採第二代 3 奈米製程280 億顆電晶體CPU 最高達 10 核心,效能核心最多 4 顆、節能核心則為 6 顆10 核心 GPU新巧控鍵盤加入功能鍵更大觸控盤、提供筆電體驗提供黑、白選擇售價 11,690 元Apple Pencil Pro新增「擠壓」手勢(觸覺引擎),快速切換工具、線寬或顏色陀螺儀可讓用戶轉動筆身調整筆頭方向首度支援「尋找」功能售價 4,390 元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TechNews 科技新報(@technewsinside)分享的貼文(圖片來源:蘋果)。
一如傳言所提及,今年 iPad Air 首度提供了兩種不同尺寸選擇,分別是 11 吋與 13 吋。前者是專為新 iPad Pro 所設計,因為新 iPad Pro 換上新面板技術後機身變得更輕薄,新巧控鍵盤則是為搭配新 iPad Pro 所推出
先進製程部分,聯詠表示主要是針對客戶對規格的需求,會適時導入。王守仁預期,第二季 SoC 相關產品呈現季對季成長、大尺寸驅動 IC 也會成長,而中小尺寸驅動 IC 則季對季減少。
此外,聯詠董事會也決議將分配現金股利 32 元。聯詠第一季合併營收為 244 億 2,800 萬元,季減 10.04%、年增 1.59%,主要是第一季為消費電子傳統淡季,春節工作天數減少,營收下滑。(首圖來源:Google 地圖)延伸閱讀:強攻後段製程。台積電支出 1,787 億元居冠,聯發科第二。
稅後盈餘為 48億 9,400 萬元,季減 8.15%、年增 2.98%,每股稅後盈餘為 8.04 元。王守仁指出,第二季需求整體持平,但看到筆電 6 月出現回溫趨勢,顯示器部分是電競顯示器需求不錯,部分手機廠商、系統廠進入庫存調整階段,需求較慢,車載產品則呈現持平。
聯詠今日舉辦第一季法說會,總經理王守仁指出,因為第一季是消費性電子傳統淡季,加上年節工作天數少,符合財測。但在被問到加入 Arm 的 Neoverse 運算子系統(CSS)後的效益,聯詠表示將為未來客戶需求做準備,短期內營收還不會有貢獻。
毛利率雖然也減少,但因為產品組合優化、NRE 較預期增加,因此表現比財測好。針對聯電退出董事會,聯詠表示原因相當單純,聯詠最大的股東是三大法人,董事名單是朝主管機關訂定的公司治理方向走,這件事也不會影響公司所有合作。